藥物治療
失智症有不同類型,治療用藥也不同,分成以下幾種類型簡要介紹。若需使用到藥物治療,請帶長者就診精神科或神經內科,有任何用藥問題需與醫師討論做用藥評估與調整,切勿自行替長者投藥或增減用藥。
阿茲海默症
在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主要有膽鹼酶抑制劑及NMDA受體拮抗劑,希望能減緩患者心智功能退化的速度,另外,其他藥物包括抗精神病藥物、抗憂鬱劑等,用於改善患者的精神行為症狀。(合乎規定者,健保可給付)
額顳葉型失智症
目前仍然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療或預防,不過針對其精神行為症狀可採用抗憂鬱劑或抗焦慮劑等藥物來治療。
路易氏體失智症
目前只能提供症狀治療,使用藥物來控制巴金森症狀和精神症狀。但是抗巴金森藥物雖可改善擅抖等動作障礙,但可能使精神症狀增加;抗精神藥物可改善患者精神症狀,但同時可能使動作障礙更加嚴重。
血管性失智症
血管性失智症治療重點為降低大腦進一步受損之危險性,即預防中風之發生。主要針對血管危險因子進行控制,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之治療及抗血栓治療。
其他因素導致之失智症
可找出可逆性病因,針對病因治療。例如:維他命B12缺乏、甲狀腺功能過低症等。
非藥物治療
非藥物治療包括生活環境的調整(熟悉的、穩定的、有安全感的)、活動安排、溝通方式改變,以及各類精神治療,如認知訓練、懷舊療法、音樂治療、芳香療法、娃娃治療、藝術治療等,也能有效改善失智患者精神行為症狀。由於非藥物治療的介入也可減少藥物用量,並避免藥物誘發的副作用,順序上可優先於藥物治療,若效果不彰再合併藥物使用。